2006年1月18日 星期三

百年孤寂(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百年孤寂,應該算是我很熟的一本書。剛得知莎妹劇團要演出時,我正好就在重讀遠景版(譯為「一百年的孤寂」,宋碧雲翻譯,個人認為比很多年之前在圖書館讀的版本,以及先前讀過的志文版來說,遠景版的風格我比較喜歡),這樣一部經典能夠被演出,那種期待之情是不可言喻。可是不免有著小說改編劇本的疑慮,尤其是電影或舞台劇演出時間較短,在大量刪減下,是否能忠於原味?


因為有了前人的忠告,為了能早早到達現場搶好位置,六點半就到關渡站。卻一直等到七點十分,才看到第一班接駁車,大概是20人座的小車吧。由於現場又沒有規劃排隊地點,於是所有人都一窩蜂的擠過去,不喜歡擠的我和魚丸,想當然爾沒坐上車。等到第二班車來時,已經將近七點半了。原本以為會等到坐接駁車的人都到齊才會開演,畢竟出問題的是主辦單位可不是觀眾啊,沒想到到達時戲早已開演了,而且就只剩下後面一兩排位置了,說實在的,心裡不是很高興,有那種自己權益被枉顧的感覺。


荒山劇場還真是名符其實的在荒涼的山上啊,有點像在軍中上單兵戰鬥教練的場地。戶外劇場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體驗,只是這個體驗似乎不怎麼好。最主要就是觀眾視野的問題吧。辦桌用的紅色塑膠椅,沒有層次的平面規劃,應該是只有第一二排能夠很清楚的看到戲吧。後面的人,只能不斷的改變坐姿,甚至或坐或站,才能盡量多看到一點內容。百年孤寂的角色很多,台詞在角色間流竄著,對於七成以上視野有死角的觀眾,場地廣大以及戶外燈光的限制,常有尋不著發話者的狀況。再加上極為寒冷的天氣又飄著細雨,身體必需不時顫抖以提供維持體溫所需能量,我必須承認,我很難專心的去看這齣戲。而偏偏這齣著重於對白,而且是詩化對白的戲,反而是更需要專注力的,因此一直到戲演完,我才很慚愧的發現,我不過就是把布恩迪亞(遠景版譯名)家族史,像是複習一樣,在我腦中跑過了一次罷了。除此之外,我實在沒能有太多的想法。


其實我有點懷疑如果沒看過小說,是否能一面分辨人物(光是每一代都有一樣的明字,應該就搞昏很多人了吧)了解劇情,一面又能夠咀嚼台詞。這齣戲的厚實度主要來自於大量的詩化台詞,這些台詞其實是很漂亮的,適合拿來描述事物,但如果拿來當對話,只怕觀眾都要發瘋。於是角色內心的自白遠多於互動的對白。我不知道是我觀察力不足還是因為無法專心的緣故,這樣的呈現方式,讓我感覺似乎吃掉了角色的個人特質。雖然小說中有很多性格類似的角色,但稍加仔細還是可以分辨出異同。可是在戲中,或許會對某句台詞印象特別深刻,但可能卻想不起,到底是誰說的,而要去探究是誰說的,意義似乎也不大。


這場戲中有兩個角色特別能吸引我的注意。一個是飾演奧瑞里亞諾上校的莫子儀。雖然我覺得他跟上校的形象有點不合(太白淨了嗎?),但他的口條以及氣質,讓我覺得很舒服。另一個當然就是我欣賞的朱芷瑩。我覺得她飾演的菲南妲是最符合小說中原本的形象,把菲南妲那種用脆弱支柱所撐高的驕傲與自尊心詮釋的極為真切。她好像一棵極欲長大的小樹,努力吸取養份,每次看到,總是又比先前茁壯了。其他的演員們也很稱職,在這樣惡劣的天候,穿著單薄的衣衫還能很順利的把戲演完,光是這點就已經值得買票去支持了。

2 則留言:

  1. 您好

    現在說謝謝似乎已經太晚了

    我是百年孤寂的編劇

    感謝您來看戲 也謝謝您的批評指教



    關於本劇,有一些論述和訪問,我貼在部落格

    www.blog.udn.com/grunewald

    歡迎您的造訪

    表演時受限於空間和氣候 語言的傳達似有不及

    希望有一天讓劇本以書本的方式和大家見面

    也許可以更深入討論

    回覆刪除
  2. 對不起 網址錯誤

    blog.udn.com/grunewal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