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追風箏的孩子


故事的背景一開始是在阿富汗,這個一般人都不太了解的神秘國度。阿富汗位於南亞,鄰近伊朗和巴基斯坦,一樣是個回教國家。很多人對於阿富汗稍微熟悉,應該都是911後美國攻打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才略有所聞,我也不例外。當我們對於回教徒的印象,已經跟激進、恐怖份子等聯結起來時,就很難再保有一個客觀持平的態度,而這本書正好適時提供一個緩衝,讓世人瞭解回教徒的一些傳統文化中比較可親的一面。當然書中對於一些種族的鬥爭以及激進份子(如塔利班神學士政權如何掌控阿富汗)也多所描述,可以說隨著主角的成長,我們也在看著阿富汗富含血淚的近代史。當我們大量吸收歐美日本的文化時,往往忽略了世界上還有很多值得尊重的文化和人(所以才會有吳宗憲的豬奶事件)。透過這本書,自己的心和關懷,都更寬廣了一點。

2006年7月29日 星期六

我們都是讀您的書長大的──懷念琦君阿姨


我很少想過如果我有小孩,我會怎麼教育他。唯一確定的是,從他會認字開始,我會為他準備兩套書在他身邊當成他的啟蒙書。一套是吳涵碧主編的「吳姊姊講歷史故事」,另一套,就是琦君阿姨的全集。這兩套書也是我的啟蒙書。我很慶幸因為讀到這兩套書,使得文學和歷史能成為我終身的興趣之一。所以我當然要把我覺得最好的東西,留給我的子女。

從小,我家中就有很多的書。我喜歡在書堆中翻翻找找,憑感覺找出我想看的書。琦君阿姨最有名的作品《三更有夢書當枕》也是這樣被我翻出來的。那時年紀尚小(小二或小三吧),很多書對我來說很有難度,而琦君阿姨的文字淺顯,很對我的胃口,於是讀下去便欲罷不能。接著又從書堆中找出了《煙愁》、《桂花雨》、《留予他年說夢痕》等。琦君阿姨的散文大多是懷鄉與懷舊,或許很多都是生活中的瑣事,可是透過雋永的文字和真摯的情感,處處顯見平凡中的不平凡。認識我的人大都知道我懷舊,有很大部份原因是受了琦君阿姨的影響吧。

2006年7月13日 星期四

去死團的美麗與哀愁

今天是情人節,一個目前跟我無關的節日。按照原訂計劃,到秋水堂逛逛。秋水堂也是冷冷清清的,畢竟誰會這麼沒情調,情人節帶另一半來逛書店嘛(驚!那…那不就是我嗎?)!不知是否心理作用,似乎連秋水堂的空氣分子都不安於室,氣氛略顯煩燥。繞了一圈,隨手翻了幾本書,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買書的預算了,也就不再逗留。看看時間還早,突然興緻一來,想要到街上走走。


於是,沒有帶任何一隻可魯或任何一副墨鏡,我在公館漫無目的的遊蕩。果然不出所料,今天的公館對於光棍來說,其戰事的慘烈程度,不亞於被圍困在巴斯通的101師。閃光彈一顆顆在我身邊炸裂,強大的能量使我一再暈炫。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我連想要瀟灑的學麥奧里夫將軍來個「nut」的勇氣也沒有。以上是在PTT hate板的寫法,但並不適用於我此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