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日 星期三

但使龍城飛將在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的邊塞詩《出塞》,算是家喻戶曉的名詩吧。國中初讀到這首詩時,被後面兩句的豪情給撼動,飛將軍何許人也,漢朝名將李廣是也。我想了解李廣這個人,也因此,《李將軍列傳》成為我所讀的第一篇史記章節。之後也陸續讀了一些資料(但也大多以史記為主),我對這種悲劇英雄人物最沒輒了,因而深深為李廣這樣一位真性情,可歌可泣的人物折服,總想著該寫點什麼東西,來紀念這位神交已久的老將軍。

人類從古至今的歷史演進,其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所聯繫起來。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時代中,戰爭永遠是一個人要揚名立萬的最快捷徑,但也可能是萬劫不復的深淵。在西漢孝武帝劉徹的那個年代,更是如此。經過前面孝文、孝景兩位皇帝的休息養生後,漢朝國力開始強盛起來,也給了好大喜功的劉徹欲成就功業的本錢。於是一個又一個的熱血男兒,投入了蒼茫茫的西北大漠中,追尋封侯拜相的機會。殊不知『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就一位名將,是需要用多少鮮血所堆積起來。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其實就很深刻的描寫戰爭的殘酷。於是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只看到更多的「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悲劇。即使得已逃過在戰場上陣亡,也不見得逃得過軍法的審判。連頂頂有名通西域的「博望侯」張騫,也曾在右北平一役後,以死論罪,靠著金錢輸通,才得以貶為庶人。



即使是像劉徹這樣好戰的君主,漢武一朝能稱得上名將的依舊不在多數,衛青霍去病這對甥舅算得上是兩個,畢竟是由皇后姐姐衛子夫的裙帶關係而發跡的,不但獲得極大的授權與資源,即使損兵折將,想必也不會有多大責難。而李廣的卻只能默默的用一弓一箭,從一個小兵幹起,試圖建立自己的功業,但卻敵不過命運的捉弄與人為的排擠,「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李廣這位「無冕王」身不由己的悲壯與蒼涼,反而更能得到世人的共鳴。從跟著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時,李廣就已經展現他過人的勇武。只可惜這位不拘小節的年輕人,竟然私自接受了梁王給他的賞賜和相印。我想以李廣的個性,根本就不認為有什麼不妥吧。只是既然七國之亂是在平定吳楚等諸侯,即使梁王是站在中央這邊的,但身為漢將的他竟然還接受諸侯的賞賜,這就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了。也因此,李廣失去了他平步青雲的第一個機會。如果劉徹可以把李廣的命運不好當成理由的話,那似乎帳得算到他的祖父文帝劉恆的頭上。古人總是說皇帝是金口,金口一開事情就會成真,於是因為劉恆的一句「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似乎就注定了李廣一生的宿命。李廣在一生與匈奴戰鬥的七十餘次戰爭中,大多兵力居於劣勢、艱苦卓絕、場場惡戰,以少勝多就不說,即使戰敗,也是讓匈奴慘勝。這也是匈奴為何為如此聞李廣而喪膽,私下給予「漢之飛將軍」的名號,「避之數歲」。但上級是不會聽你解釋的,他只要看到是勝或是敗而已。李廣往往是功過相抵,不然就是有大過無大功,論功績,永遠就是差人那麼一點。

或許李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政治敏銳度太低,更嚴格說,是根本無心於政治。李廣在朝中的關係,不論是與朝臣、與權貴,甚至與皇上,都處得不是很好。「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專以射為戲」,一代名將的孤僻性格,終究只會是政治上的犧牲品。於是很多跟過李廣的部下都早已飛黃騰達(如李蔡「為人在中下,名聲出廣下甚遠」,卻也封侯拜相),但李廣依舊只能浮沉於官場。

李廣的事蹟不少。「李廣射石」算是流傳最廣的事蹟。但李廣並非只有過人的勇力而已,一次遭遇匈奴,力戰之後受傷被俘,被匈奴放置在兩隻馬拉成的一張網上,他裝死了一百多里,等匈奴比較鬆懈了,自己的體力也恢復了,就奪馬逃跑,即使匈奴派出數百人追趕,依舊畏於李廣高明的射箭技巧而近身不得,終至被李廣逃脫(也就是這次兵敗,讓李廣罪當斬首,最後用錢贖罪,降為庶人)。另一次李廣帶了一百多人追擊三個匈奴高手而遇到匈奴騎兵數千人,李廣並不慌張,反而利用疑兵之計使對方不敢進犯,最後順利逃脫。這些都是史記中記載下來的事蹟,可見李廣在智略上也有一定的程度,真的是天生的將材。

李廣雖然治軍並不嚴謹,但靠其個人威嚴與魅力,部下還是「鹹樂為之死」。「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這跟那位大名鼎頂的年輕將軍霍嫖姚可真是強烈的對比啊,皇帝賜的食物寧可丟在戰場,也不肯分給飢餓的部下;士兵征戰已經夠辛苦了,還得替他修蓋足球場。李廣沒有霍去病的得天獨厚,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李廣的魅力。

當然李廣並不是聖人,他也曾經犯過錯。年輕時擔任隴西太守,曾經將誘降八百名造反的羌人,並在投降後悔約將他們殺掉。另一次則是因為守城門的霸陵尉冒犯了李廣(那時李廣被降為庶人),等到李廣起復時,就將那位霸陵尉調到自己軍中,藉機處死。從這邊似乎可以看出李廣的殺氣太盛,且心胸似乎有些狹窄。我並非刻意幫李廣脫罪,只是以一位常年征戰的軍事將領來說,或多或少對生殺之事都會輕乎,何況在那個年代,人命根本就不重要,李廣有錯,但套句現代話來說,也就是犯了「全天下將軍都會犯」的錯誤吧。太史公對李廣多所誇讚,卻也原原本本的將這事情寫了出來,足見李廣真的甚有悔意,引之為「生平之大恨」。也難怪幫李廣望氣的人會說這就是李廣始終無法封侯的原因。

李廣年老時,或許早已沒有封侯拜相的想法了。生而為戰爭,死也應該死在戰場上,求仁得仁。沉默的李將軍說不出霍去病「匈奴不滅,何以為家」那樣豪氣的話,但他早已把與匈奴的對抗,當成是一生的志業了吧。「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勳」,老驥伏櫪,終究還是說動劉徹讓他參與這場衛青的大西征。即使號為前將軍,但劉徹嫌李廣命不好,年紀又大,而告訴衛青不要讓李廣與匈奴主力對決。剛好衛青的好友公孫敖需要戴罪立功,於是決定讓李廣去支援右軍而讓公孫敖打先鋒。即使李廣說出:「臣部為前將軍,今大將軍乃徙令臣出東道,且臣結髮而與匈奴戰,今乃一得當單于,臣願居前,先死單于。」但依然不果,只能不服氣憤而走人。我想李廣早就有一死的準備了,就怕不能死在戰場上吧。果然老天到最後一刻,還要和李廣作對,李廣部隊竟然迷失了道路,無法如期趕到預定地點。雖然衛青部隊大勝,但因為單于跑了,這下好了,全怪到李廣頭上去了。於是在諸將都接受封賞的同時,只有李廣和趙食其得接受審判。英雄遲暮,在這樣的年紀,若還要受軍法的審判,情何以堪。於是李將軍為他的部下承擔了一切的責任,選擇用手中的寶劍,結束他自己蒼涼悲壯的一生。我想他唯二的遺撼,除了隴西太守時殺死戰俘外,就是未能夠死在與匈奴決戰的戰場吧。

李家三代可以說是一個悲劇家族。李廣自刎後,兒子李敢想替父親報仇,因而在與大將軍衛青出獵的偷襲衛青未果。即使衛青並不追究,但霍去病可是懷恨在心,終於在一次與劉徹出獵時,一箭射向李敢使其掉落地面而遭鹿群衝撞而死。憑劉徹跟霍去病的關係(前有韓焉後有霍去病,我覺得劉徹根本是個雙性戀吧),當然是袒護霍去病,對外宣布李敢是不慎跌落馬遭鹿群撞死。說在當時勇武之名不下其父的「關內侯」李敢會跌下馬,沒人會相信吧,只是又有誰敢說話呢?李陵這位頗有乃祖之風的少年將軍,用五千步卒(在那個年代,只有騎兵才是主力,步兵通常都是用來掩護騎兵,在茫茫大漠中要用步兵來跟匈奴決勝,無異以卵擊石)來對抗匈奴的三萬騎兵,竟然還打了勝仗。直到最後因為其他部隊的冷眼旁觀,以及部隊中有人反叛,讓本來要撤退的匈奴知道李陵的虛實,其實只有五千步兵(當時不知道還剩多少)且弓箭即將用盡,於是全力攻擊,終將李陵被圍,力盡而降。但其他部隊對李陵的不利謊報,卻讓劉徹大為震怒,連替他求情的太史公司馬遷也因而遭致腐刑。即使劉徹後來有悔意,要李陵做內應來夾擊匈奴,但公孫敖根本沒跟李陵聯絡,卻謊報李陵(其實是另一降將李緒)教導匈奴打敗漢軍,劉徹在憤怒之下殺了李陵留在長安的母親,妻子和幼兒等全家人。從此李陵心灰意冷,即使後來昔日同窗霍光在昭帝時當上宰相,邀請李陵回國,他也不願意再回到這傷心地了。李家與漢王朝的恩怨自此畫一段落。(曾在衛子夫傳中看到,李家尚有李敢的兒字李禹密謀向衛家報仇,最後即使仍然犧牲了,卻害死了衛子夫的姐夫與姪兒,也間接害死了衛青的兒子衛伉和衛子夫的兩個女兒陽石公主與諸邑公主,事情是真是假,倒是還沒機會考證。)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李將軍並非完人,但絕對是一位令人崇敬的一代名將,也是一位讓人永遠無法忘懷的悲劇英雄,歷朝的騷人墨客也因此嘆息不已,留下許多名作(如高適《燕歌行》、王維《老將行》)。一位大陸網友引用海明威的話來形容李廣,我覺得頗為貼切:「你可以消滅他,但是你不可能打敗他」。這就是李廣。


後記:拉拉雜雜寫了一堆,說心得不像心得,倒比較像史記的白話翻譯似的。反正我心中李廣的形象也大多是透過《李將軍列傳》建立起來的。雖然同姓劉,但我跟劉徹根本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只是想到李家的遭遇,就會有那麼點慚愧,覺得劉家對不起他們。或許可以藉由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位漢朝的飛將軍吧。

3 則留言:

  1. "但使龍城飛將在",很多人看到"飛將"就以為指的是飛將軍李廣,其實是

    指飛奔遠擊龍城的名將衛青,他也因此一戰成名,此後屢屢擊敗匈奴,安

    邦定國,打仗的目的畢竟還是要打贏,給敵人迎頭痛擊為上,李廣守衛邊

    疆,忠心不二,不過屢次參加遠征無功而返,沒能封官晉爵,實在可惜

    啊!

    回覆刪除
  2. 我知道大破匈奴於龍城的是衛青沒錯

    可是大部份查到的資料還是都說飛將是指李廣

    我在想王昌齡只是藉龍城和李廣來入詩,並非描述那段史實

    或是您有比較詳盡的資料可以提供給我參考

    謝謝!

    回覆刪除